專題討論5:腫瘤治療與診斷新進展

S5-3
正子掃描在癌症診斷的最新進展
高潘福教授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

  國內自2004年健保給付[18F]FDG PET/CT 在癌症的治療前分期、評估療效及復發後再分期,使得國內癌症病患在診療上有更精確的結果。國內因應正子放射同位素的應用與取得,並確保符合製藥品質規範,2005年成立台灣醫用迴旋加速器學會,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頒訂「斷層掃描用正子放射同位素調製作業要點」法規,執行斷層掃描用正子放射同位素調製查核醫院調製PET 藥品。隨著分子醫學的演進,應用癌症細胞特性,正子放射藥物迅速蓬勃的發展。國內迴旋加速器中心陸續有各種正子放射新藥的生產與引進,包括本院迴旋加速器中心生產[18F]FLT、[18F]Choline,以及台北榮總生產[11C]Sodium Acetate、臺大醫院生產[18F]FDOPA等,提供國內各種癌症臨床試驗與例行臨床使用。
   此外隨電子儀器的設計進展,國外GE與Siemens醫療儀器大廠紛紛生產正子造影儀器結合磁振造影的PET/MR儀器,國內目前已有台大醫院、林口長庚長庚醫院裝設新機種,陸續還有台北榮民總醫院與三軍總醫院等計畫引進。新醫療儀器的特性與限制,高敏感度的正子儀器伴隨高解析度的磁振造影,對於同時間獲取功能與解剖影像。對於研究新的分子影像精準醫學能在一次造影中完整提供精確的生理解剖即時雙重資訊。
   隨著PET/MR儀器在全球的逐步普及,放射藥物的研究推向一個分子能具有正子放射同位素標定和MR磁性訊號的Fe或Gd雙功能造影劑,雖然PET和MRI在偵測訊號的敏感度上有極大的差別,但研究學者發展在奈米聚合分子上將Fe或Gd鍵結,期望突破敏感度的差異,創造真正同步雙訊號即時影像,達到空間與時間上獲取生理生化功能與解剖影像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