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8:內科學新進展

S8-2
C型肝炎治療新進展:著眼現在與放眼未來
陳宣怡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目前至少有一億八千萬以上的人遭到C肝病毒的感染。百分之 20 到 30的慢性C肝病毒感染者在 20 年後會產生肝硬化。且這些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百分之四到五的機會產生肝細胞癌,百分之六的機會發生肝功能代償失調。台灣C肝盛行率約 4%,推估目前台灣約有 50萬左右的人有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且每年仍有新感染個案產生。
   慢性C型肝炎治療的主要目標為永久消滅病毒,達到病毒學上的C肝治癒,而終極目標為改善患者的肝臟組織學及肝臟功能,減緩肝臟組織纖維化及肝硬化產生,防止肝臟衰竭與肝細胞癌的發生。自九零年代起,台灣的主流療法為長效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治療。雖然黃種人對標準C肝治療的效果較好,接受 24 週療程的患者可以有近六七成的持續病毒學反應(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接受 48 週的治療者更可以提高到8成左右。但是,長效干擾素其禁忌症與副作用較多,因此使得病患拒絕治療、中斷治療、或必須調整劑量而影響療效等,不僅增加了治療的限制與風險,亦降低了治療的意願。
   近年來,治療新藥的進展包括將干擾素和雷巴威林結構上做改變,以減低其副作用,亦有藉由調節免疫反應等的治療再研發。而目前成效最佳的藥物是根據C肝病毒複製生活史的步驟加以研發,稱為C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藥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DAA)。直接抗病毒藥物(DAA)是利用藥物干擾病毒複製過程所需要的宿主細胞蛋白表現,或避免病毒蛋白與之結合,病毒複製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是抗病毒藥物研發的目標。目前直接抗病毒藥物的設計主要利用的目標為病毒非結構蛋白,包括 1)NS3/4A蛋白?抑制劑(protease inhibitor:抑制病毒NS3/4A的蛋白水解酵素活性,2) NS5A inhibitor:病毒蛋白NS5A為不具酵素活性但卻有多功能性的磷酸化蛋白,與 3) NS5B RNA聚合?抑制劑(polymerase inhibitor):病毒蛋白NS5B為一RNA 聚合,專門負責 C 型肝炎病毒基因體的複製,分別與病毒或宿主蛋白形成複製複合體;NS5B蛋白在不同亞型的C型肝炎病毒中的氨基酸保留度相當高,因此針對此蛋白設計的藥物可能同時抑制多種基因型的C型肝炎病毒。
   隨著第一代的DAA在2011年於歐美被許可上市後,C型肝炎治療有了革命性的突破,隨後first generation, second wave DAA等藥物逐漸的開發,持續病毒學反應(SVR)約八九成,甚至在某些病患族群可高達百分之百。2016年臺灣核准上市三種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今年2017年又核准了第四種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於今年1月,其中的兩種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亦納入了健保給付。目前,更新一代的DAA持續蓬勃的發展,例如全基因型DAA、治療時間更短的配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