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3:失智的照護與預防
The Care and Prevention of Dementia

程 序 表

E3-1
失智的趨吉避凶-台灣人的危險與保護因子
孫瑜
恩主公醫院神經科

  過去20年台灣並沒有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來探討國人失智症相關危險與保護因子,尤其是針對生活型態,如飲食習慣與日常活動,並沒有相關的報告。
  台灣失智症協會於2011年至2013年受衛福部委託,執行一個全國的流行病學調查,並探討失智症的盛行率與相關因子。此次全國調查針對台灣本島65歲以上老人,依縣市人口比例隨機抽樣,以結構式問卷,與簡易心智測驗,登門作訪問調查。
  依據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and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的臨床診斷標準,共納入10432位老人,其中女性佔52.3%。從主觀病史與客觀的檢測標準下,共929人(調整性別、年齡後的盛行率約8%)符合失智症標準。進一步分析其失智症相關因子。此結構式問卷,調查基本人口學、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共病性及各種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飲食、運動、社交活動、睡眠等。生活習慣依頻次分類,結果發現,高齡、女性與低教育程度與失智症明顯相關。在生活型態與婚姻上,規律運動,夜晚足夠睡眠,常參與社交活動者,有較低的失智比例,而失去配偶的老人則有較高比例失智。研究也探討體重、飲食習慣與失智的相關,結果顯示,老人的體重BMI介於24與30之間是最理想的,若是選擇一個最適當體重,發現BMI為25的老人,失智的比例最低。在共病方面,糖尿病與腦血管疾病則大大提高失智風險。在飲食習慣上,規律攝取魚類、蔬菜,喝茶與咖啡的人,失智的比例較低,然而水果攝取多寡卻沒有證據顯示與失智有關。
  雖然訪問有調查其現在與過去的生活型態,但畢竟此研究為橫斷面的調查,而橫斷面的分析,自然無法明確斷定這些因子與失智症發生的因果關係,但可提供後續長期追蹤研究的參考。總結而言,對台灣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包含,性別、年齡、低教育程度,少運動、少參與社會活動,喪偶,糖尿病、血管疾病。
  而保護因子包含規律運動,多參與社交活動,良好的夜間睡眠。飲食方面,蔬菜魚類的攝取對老人是有幫助的,而且也建議老人體重不宜太瘦,相反的,微胖亦即BMI在25左右,對老人而言,或許是最適當的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