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6:昏厥之診治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yncope

程 序 表

E6-3
智慧型裝置於不明原因昏厥之診斷運用
游治節
台大醫院內科

  昏厥的原因很多,其中又以心因性昏厥預後最差,卻也最有機會獲得有效治療,然而心因性昏厥來得快,去得也快,昏厥當下如果沒有心電圖紀錄,甦醒後的任何檢查可能都沒有結果,只剩心跳停止那段時間所留下的器官傷害痕跡,包括腦部缺氧。
  因此行動式的心電圖紀錄器便應運而生,最典型的就是以普遍使用的Holter紀錄器,但由於電池續航力以及資料儲存量的問題,目前大部分只能連續紀錄24~48小時,如果病患在那時間內沒有發生昏厥,也無法偵測問題所在,再加上Holter紀錄器必須在身上貼電極貼片,病人往往很不舒服,不少人還會產生局部過敏反應,因此這樣的檢查確實與實際需求有一大段壕溝得跨越。
  後來醫院裡開始出現的另一種儀器稱為event recorder,由於它不是連續紀錄,只在病患要記錄時錄製30秒,因此少了儲存容量的問題,可以讓病患戴在身上比較久,然而,這種需要病患主動開啟的紀錄模式,在昏厥的病人有時候不太適用,因為昏厥有時來得太快,病患根本來不及紀錄就昏倒了,反倒沒有被動式的Holter紀錄其實用,由此可知Event recorder較適用於發作症狀較為輕微,病患還可以自行使用紀錄器的情形。
  現在市面上民眾可自行購買取得的心電圖紀錄器屬於event recorder類型,包含AliveCor的KardiaBand及Apple Watch series 4,民眾可藉由佩戴手錶,並藉由另外一隻手指的按壓,得到一個導極的心電圖紀錄,對於偵測心律不整確實比傳統醫院的儀器有更高的偵測率,但對於不明原因昏厥的病患存在這和event recorder一樣的問題,病患必須在昏厥發生時可以主動紀錄,這對於幾乎沒有前兆的心因性昏厥是一大挑戰。
  當然,現下也有很多腕表聲稱可以紀錄心跳速度,但紀錄的準確性相當存疑,偏離正常範圍的心律會發出警告,但來到醫院,仍然必須藉由傳統的檢查獲得確定診斷,因此對現行醫療行為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幫忙,反而有可能增加無謂的醫療支出,不過,由於它屬於被動性紀錄,也就是病患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可以持續紀錄,這樣子的資料對於不明原因昏厥的診斷運用,也許會有參考價值,但如果要以此做成醫療決策可能是非常不適當的。
  最後,也幾乎是最終極的紀錄器就是implantable loop recorder,植入體內,可記錄長達三年的心電圖,但由於是侵入性,必須以手術植入皮下,且健保不給付,病患得全額自付紀錄器的費用,因此並無法廣泛利用,但對於屢屢發作暈厥卻遲遲找不到原因的病患,不啻為最後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