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研習營
人工智慧與醫療

程 序 表

生-2
醫學影像與人工智慧
張瑞峰
台灣大學資訊系教授 生醫電資所所長

  科技進步除了讓醫療檢測變得更快速且方便之外,其掃瞄的影像皆可數位化並儲存至硬碟中,讓醫生之後可以重覆的閱片。然而,閱片時大量的影像資訊卻造成醫生必須更專注於影像的細節變化,一旦發現可疑區域時,又必須反覆來回的檢查確定,不僅耗時又可能因醫生經驗不足遺漏了病灶,因此,以深度學習架構為基礎,大量的醫學影像訓練資料為輔,建構一套可以偵測、診斷以及分析可疑病灶的電腦輔助系統是必須的,不僅可以協助醫師提高診斷率,同時更能以深度學習的架構讓電腦輔助系統適應未來大數據的時代,讓系統走入AI的領域。
  本實驗室在歷年來科技部專題計畫、AI計畫及經濟部學界科專的補助下,已經發展出可商品化的電腦輔助診斷軟體,並將電腦輔助診斷系統技轉給國內廠商太豪生醫,目前自動超音波閱片軟體已取得美國FDA及台灣TFDA核准,該公司並獲得2016年生策會主辦的初創企業獎,為國內醫療產業的新尖兵。同時,我們和台大醫院外科部黃俊升部主任以「手持式超音波乳房影像掃描定位及診斷輔助系統」獲得2016年生策會主辦的臨床新創獎,而且大會再從學術新創組和臨床新創組中,選出「最佳產業效益獎」,同時此項產品也順利取得美國二項FDA及台灣一項TFDA核准。
  人工智慧於醫學影像之影響層面分為三個部分:
 A)醫生層面
  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需要的資訊縮短閱片時間,讓醫生能高效率的完成檢閱病人的
  超音波影像,並做出初步判斷以及可能的後續治療。不僅可協助醫生提升診斷準確率
  ,同時能達到及早發現與治療的目的。
 B) 技術層面
  利用階層式的學習架構,將所有取得的影像當成訓練資料,讓系統可以從大量的訓練
  資料中自動找出有用的特徵,提高擁有相似特徵但卻不同病例的診斷率,此外,開發
  的輔助系統較過往傳統的系統容易維護以及更新,只需要一些文件,即可在不同的框
  架以及平台上執行開發好的系統,擺脫過去框架與平台上的限制。
 C) 產業層面
  本實驗室雖已經有技轉給國內廠商,但仍是以傳統的Handcrafted Features為主,必
  須改用深度學習為主要架構的電腦輔助診斷系統,以進一步提升國內業者的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