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7:一般醫療醫師在失智照護之角色

S7-2
長照於失智之角色-從台南出發
張維紘
成大醫院精神部

  失智症需要長期照護,現今世界各地均面臨人口老化及失智問題,原因不外乎醫療水準不斷進步,因此延長人類平均餘命,另一方面,少子化的趨勢也讓人口結構逐漸的老化。而台灣,此一情形似乎更為嚴峻。1993年起,臺灣因老年人口達總人口數的7%,正式邁入老年化社會,更者,至2015年底,我國65 歲以上老年人口估計已占總人口數的12.51%(內政部統計處,2016),預計2018年我國老年人口比例更將超過14%,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而到了2025 年,比例更可能會超過20%而邁向所謂的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因此,社會福利政策適當與否,將左右老人生活品質及健康安全,長期照護(簡稱長照)的發展,勢在必行。
  上述計畫因執行目標逐漸完成,因此於2015年11月19日核定「長期照顧服務量能提升計畫」,執行期期將從2015年至2018年,希望以高齡長輩及其家庭的需求為核心,打造完善的長照服務體系,並加速長照服務及人力資源建置及普及,強化長照服務輸送效率,持續提供失能民眾長照服務並擴增服務對象,積極整備長照保險所需服務資源,以期順利銜接未來長期照顧保險實施。
  目前長照法服務失智長輩,可以透過各地照管中心針對提出需求之民眾(可臨櫃登記,或由村里長提供相關服務,甚至上網登記),派遣照管專員進行生活功能評估、擬訂照護計畫,並根據不同嚴重失能程度,提供協助連結所需之長照服務資源。在社政衛政協力下,目前服務內容包括居家式,社區式及機構式照護,細項則有居家護理、社區及居家復健、喘息服務、照顧服務、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老人營養餐飲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與長期照顧機構服務等。
  當然,目前長照推動仍有以下困境,包含服務資源及資訊系統的整合,長照專才人員仍然短缺,服務資源仍嫌不均,以及財源及相關產業參與仍不足等問題。更重要的是,若是法規的制定可以更為完善全面,相信對於長照的推動將會更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