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1:幽門螺旋桿菌治療與胃癌預防之新進展
Advances in Screening and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o Prevent Gastric Cancer

程 序 表

E1-3
幽門桿菌與胃癌風險的檢測方法
江宗賢
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

  胃癌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威脅,估計每年在全球造成超過80萬人死亡,也因此,如何識別將來發生胃癌之高風險族群,進而安排後續之內視鏡監測,則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死亡率。目前已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造成胃癌最重要的病因,而根除這種病原體則可能是減輕胃癌負擔的一種策略。我們針對隨機對照試驗和觀察性研究進行了系統性的回顧和統合分析,以研究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對胃癌發生率的影響。此統合分析總共納入二十四篇符合條件的文獻。結果顯示,根除治療後對無症狀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胃癌發生率:0.62;95%信賴區間:0.49-0.79)與已經由內視鏡切除早期胃癌後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胃癌發生率:0.46;95%信賴區間:0.35-0.60)皆提供了顯著預防胃癌發生的益處。馬祖地區是我國胃癌發生高風險區域,而該地區年齡大於30歲的居民以幽門螺旋桿菌的大規模根除來達到防治胃癌計畫始於2004年;直到目前,已進行了多輪的大規模篩檢與根除治療,也因此,在2015年至2018年間,於馬祖地區進行一前瞻篩檢計畫來檢視血清胃蛋白?原(PG)於除菌之後是否可運用於胃癌風險檢測,其中包含第一階段血清學檢查(PG-1,PG-II,幽門螺旋桿菌免疫球蛋白G和胃泌素17)和第二階段內視鏡檢查。而指標性病變則包括了胃癌及嚴重的萎縮性胃炎與嚴重的腸化生之癌前病變,來評估血清學檢測對於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後來識別胃癌或癌前病變之效益。此外,對於有接受內視鏡檢查的居民,我們也檢測了胃黏膜組織中之microRNA-124a-3的甲基化程度,以驗證表觀遺傳標記對於胃癌風險預測的表現。結果顯示,PG檢查仍可以適度預測萎縮性胃炎〔陽性概似比:4.11(95%信賴區間:2.92-5.77);陰性概似比:0.14(95%信賴區間:0.10-0.19)〕。胃泌素17則無效(陽性概似比:0.66;陰性概似比:1.20)。但是,PG檢測仍無法很好地整體預測指標性病變〔陽性概似比:2.04(95%信賴區間:1.21-3.42);陰性概似比:0.57(95%信賴區間:0.34-0.95)〕。而表觀遺傳標記中的DNA甲基化程度則對於預測指標性病變更具識別度〔陽性概似比:3.89(95%信賴區間:2.32-6.54);陰性概似比:(95%信賴區間:0.1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