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8:下背痛的肌筋膜治療法
Fascia Intervention for LBP

程 序 表

E8-2
增生療法於下背痛患者的筋膜介入模式
Prolotherapy via fascial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 with LBP
林家弘
以馬內利復健科神經科診所

  增生療法利用注射高濃度葡萄糖進入受損組織,藉由葡萄糖與細胞膜表面蛋白結合,以及使少數細胞因高濃度滲透壓受損破裂產生細胞受損訊號,也藉由針的本身製造小範圍的受傷,對身體免疫系統發出需要修復的訊息,啟動受損的組織發炎修復的反應,進而造成組織再生,也可利用注射含生長因子或細胞的自體濃縮血小板或骨髓萃取物、脂肪幹細胞、羊膜等等,對受損組織進行修復,早期這些方式統稱為增生療法,近年來,增生療法比較被用來指高濃度葡萄糖的注射,而其他含生長因子或細胞的注射稱為再生注射。
  下背痛是增生療法一個非常有效的適應症,特別當下背痛是屬於肌肉骨骼問題造成的時候,增生療法可藉由修復韌帶、肌腱、筋膜增加關節的穩定度,來治療下背痛,近年來也開發出椎間盤的再生注射也可對椎間盤受損造成的疼痛產生非常好的療效,下背痛的成因相當複雜,因此也相當容易造成治療的困境,增生療法主要在處理關節不穩定相關的疼痛,透過關節不穩定的觀點並使用生物張力整體的模型來思考,常常可以找到與下背痛有關的受損組織,加以修復,以達到下背痛的治療。
  生物張力整體的理論提出身體是一個張力整體結構,裡面只有壓迫以及張力兩個元素,壓力是均勻分散各處的,而不是槓桿原理的運作,關節的不穩定可能本身受損的組織疼痛,也可能本身不痛造成遠端的代償,使遠端張力增加而產生疼痛,也能解釋中醫的遠端取穴治療,透過這個原理尋找不穩定處,再找尋不穩定的結構是韌帶、肌腱、筋膜、或椎間盤等等,藉由修復性的注射加以修復。
  增生療法在下背痛的筋膜介入上,主要透過找尋不穩定的筋膜,可以利用觸診或是超音波施壓的方式來尋找,通常是找尋重要的筋膜交會處,下背痛中,檢查胸腰筋膜本身是重點,筋膜的間隔或是交錯頻繁的部位或是跨過著骨點處,相對容易受損,例如脊突附近,豎脊肌的肌肉間隔,豎脊肌與腹肌相接的三角部位,腰部肌肉的筋膜與前鋸肌或後鋸肌的交會,胸腰椎的轉接帶,都是常見可能找到筋膜過度鬆弛或撕裂的部位,與下背痛非常有關的遠端則是臀肌以及大腿部肌肉,臀中肌經常有筋膜損壞的情況,臀大肌與擴筋膜張肌及髂脛束的交接帶,二頭肌、四頭肌等等也很容易受損造成背部張力增加而產生疼痛。增生療法可以利用超音波施壓來探測筋膜過鬆以及撕裂的部位加以注射,產生筋膜的修復,另外若發現硬化沾黏的筋膜,也可以利用低濃度的葡萄糖將筋膜層分離,促進沾黏組織軟化及修復,以達到治療下背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