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10: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社區醫療防疫安全體系

程 序 表

S10-6
建立社區醫療防疫安全體系─防疫醫師之觀點
顏慕庸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COVID-19新冠肺炎百年大疫,我國公衛防疫運用大數據科技成功將疫病阻絕境外, 同時醫療體系早期部署進階版動線管制(enhanced traffic control bundling, Etcb),有效阻絕疫病,更從醫療端截斷社區傳播鏈,成功交出我國COVID-19抗煞亮麗成績單。 雖仍有低度隱性社區感染之虞,仍經由民眾配戴口罩與酒精洗手之全民運動,阻滯病毒社區擴幅傳播之風險。以此穩固基礎因應下一波疫情威脅應仍在可控範圍,惟吾人宜加強醫療總體分流整備,針對篩檢以及病人收治進行分流,佈建從重症醫療到地區醫院到基層社區居家醫療之網絡。
  由大系統檢視社區醫療防疫安全,依精實分流管理之精神,全國劃分為六大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各區指揮官下轄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組成之醫療重症應變團隊;而包含長照、社區醫院與基層醫療之社區醫療則扮演動線管制「到院前分流」之角色。社區基層醫療位居總體網絡之樞紐:集中社區醫療於「社區篩檢站」之Hub樞紐分流設計,可更有效保護基層醫護、發揮人力資源以及防疫物資之有效運用。其往下承接來自社區居家住民、長照、社區機構之第一線照護與篩檢需求,在社區大流行時輔佐輕症無法返家之患者集中大型收治場所,並往上連結傳染病醫療網之急重症收治體系。社區篩檢站之規劃想定可以參考我國長照2.0以國中學區或或類似台北市68次分區設計布點,社區流行初期一旦某區域內出現社區群聚劃定熱區以及緩衝區後,即可啟動所有次分區進行冷區之防護性分區管制。民眾可於該次分區內活動以維持基本生活需求,分區內如有民眾發病,則社區篩檢站可同時發揮篩檢收治轉診之樞紐作用。若發展至社區大流行時,則可啟動備援之大型收治場所:目前我國防疫旅館機制完備;其他大型運動中心或台北市曾設計於專責醫院周遭學校改建野戰醫院之收治中心,於疫情有重大變化時也可供參考運用。
  此一社區醫療防疫安全體系配合醫療保全之重症醫療整備所形成之防護網,民眾則維持口罩與酒精彈性調整「防疫新生活」節奏,緩慢而且穩定的建構群體免疫力,如此台灣整體防疫韌性resilience將足以承受各式疫情之挑戰。 對於目前全球聚焦尋求經濟與疫情之平衡,在疫苗發展成功之前,台灣模式將會是獻給全球最好的經驗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