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孕婦要多休息、少動,以免流產的觀念已經過時,今年美國婦產科醫學會針對孕期及產褥期運動,彙整了最新文獻與專家意見,並認為婦產科醫師應該鼓勵低危險妊娠之孕婦於孕期及產褥期持續運動;WHO亦指出,運動之好處遠超過所帶來之風險。2018年,美國聯邦政府 10 年來首次發表全民運動指南,建議孕期及產褥期應維持每周150分鐘之中強度有氧運動,且建議原本就有運動習慣之孕婦,維持運動習慣;婦產科醫師應針對個別孕婦之狀況,給予相關運動之諮詢與建議。
懷孕期間若減少運動量且曾重過度,被視為與孕期肥胖有相當程度之關係;孕期肥胖容易導致孕期併發症,如妊娠糖尿病。過去認為懷孕期間運動與流產、胎兒過小、孕婦骨骼肌肉損傷、甚至早產有關係,但目前並無相關文獻證實此說法。且近期文獻指出,孕期間運動之好處包含:有較高機會可以成功陰道生產、較不容易孕期體重過度增重、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早產、胎兒過小,也比較需要剖腹生產。因此,若婦產科醫師評估孕婦無相關妊娠併發症或相關內科問題,應鼓勵孕婦運動。
哪些孕婦不建議於孕期運動?
1. 原先就有心臟或肺部之內科問題
2. 子宮頸閉鎖不全或有接受子宮頸環紮手術
3. 多胞胎且有早產之風險
4. 前置胎盤妊娠26週後
5. 早期破水
6. 子癲前症或妊娠高血壓
7. 嚴重貧血
建議之運動項目包含:
1. 走路
2. 循環運動
3. 有氧運動
4. 跳舞
5. 阻力訓練(主動用力)、伸展訓練(被動用力)
6. 水中運動
不建議之運動項目包含:
1. 可能撞擊到腹部之較劇烈運動
2. 較不易維持平衡之運動
3. 跳傘、潛水
4. 熱瑜珈
若有出現以下之症狀也須停止運動
1. 陰道出血
2. 腹痛
3. 子宮收縮並且伴隨疼痛
4. 疑似破水
5. 運動前就容易喘
6. 頭暈、頭痛
7. 胸悶、胸痛
8. 肌肉無力以致於平衡有問題
孕期之解剖改變、荷爾蒙改變,在設計孕期及產褥期運動課程時,都是必須考慮之因素,且必須針對個別孕婦調整。運動之強度也必須考慮到孕婦原本是否有運動習慣、工作型態、工作時所耗費之體力。最重要的是要從根本做起,建立孕婦本身想要運動的動機,藉由五個A:Ask(詢問)、Advise(建議)、Assess(評估)、Assist(協助)、Arrange(安排),以客製化每個孕婦的運動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