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6:孕期健康管理與嬰兒健康
Health Management in Pregnancy and Neonates

程 序 表

S6-4
維他命D與嬰兒健康
陳倩儀
臺大醫院小兒部

  維生素D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因子,近年來由於飲食、生活型態及環境的改變,維生素D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常見,對長期健康可能會有影響。新生兒出生時體內的維生素D的存量不高,而且與母親體內維生素D濃度呈正相關,但即使是母親體內的維生素D存量充足,則她的嬰兒在全母乳餵養下,只有足夠8-12週的儲存量,需自飲食、陽光或補充的維生素D作為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純母乳哺餵至六個月大,之後添加適當的固體食物,然而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較低,通常在每升25 IU以下,依美國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在2011年公布的參考數據,嬰幼兒維生素D的足夠攝取量為每天10微克(400IU),單獨母乳並不能提供嬰兒足夠維生素D,因此在2008年11月,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AP)發表了維生素D補充準則,建議所有的嬰兒從出生後幾天內開始,每天應至少攝取400IU的維生素D,若為母乳哺餵嬰兒,每天補充400 IU的維生素D,可經由含有每毫升400 IU維生素D的綜合維生素滴劑、或單獨包含400 IU / mL的維生素D滴劑來達成,在配方乳哺餵嬰幼兒,因為配方乳每升約含400 IU,所以如果嬰兒每天至少攝食1000毫升以上配方乳,或一歲以上孩子已改用維生素D強化鮮奶,則不再需要補充維生素D,此建議在加拿大、澳洲及歐洲地區也廣被使用。
  台灣緯度較低,屬日照充足國家,故在討論台灣嬰幼是否需長規補充維生素D政策時,常有爭議是有關在日照充足國家的懷孕母親及其嬰兒,可能較少發生維生素D缺乏,目前臺灣兒科醫學會於2012年3月15日制訂的嬰兒哺育建議中,建議純母乳哺育至4-6個月的寶寶,從4個月開始每天給予400 IU口服維他命D補充劑,直到開始使用固體食物;然而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有限,且現在的生活型態也減少了母嬰陽光曝露的時間,直到現在,臨床上仍有嬰兒因嚴重缺乏維生素D而造成佝僂病的案例發生,因此有關嬰幼兒的維生素D攝取,應該再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