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研習營
新興感染疾病

程 序 表

生-2
2009H1N1流感與禽流感
胡婉妍
臺大醫學院內科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不同於一般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所引起。流行性感冒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uses),主要可分為可分為A、B、C三型。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其抗原特性決定於外套膜上的兩種醣蛋白,分別是血球凝集素(hemaglutinin,HA)與神經胺酸?(neuraminidase,NA),並以之為分型的標準。目前已知的HA計有16種(H1至H16),NA計有9種(N1至N9),其抗原的變異性極大。一旦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出現較大的抗原變異(antigen shift),就可能引起全球的大流行。而造成antigen shift的原因,最常見的是起因於不同亞型間遺傳物質的基因重組(reassortment),但也可導因於一連串基因的突變(mutation)。
  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以野生的水鳥類為最重要的天然宿主,所有H1至H16、N1至N9的各種亞型,都可以在野生水鳥類的身上發現;而在1997年之前,已知可以有效感染人類的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包括H1N1、H2N2 與H3N2等三種亞型。僅在水鳥類身上發現,卻未在人類身上造成廣泛感染的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我們即稱為禽流感(avian influenza)。在20世紀中,數次的A型流感大流行,都與禽流感有關。2009年的新型流感H1N1病毒所引起的人類流感,於2009年4月間首先被發現在墨西哥境內引發流行,隨後迅速地擴展到世界各地。世界衛生組織乃於2009年6月11日發佈S-OIVA(H1N1)新型流感世界大流型(後稱pandemic(H1N1)2009 influenza)。目前pandemic (H1N1) 2009已成為重要的季節性流感病毒之一。
  流感的主要傳播途徑為接觸傳染和飛沬傳染,潛伏期約1-10天,最常見為2-3天。咳嗽、發燒為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其次為頭痛、喉嚨痛、流鼻水、全身倦怠、肌肉酸痛及關節痛等。少部份病人會出現噁心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血液檢驗結果常見有淋巴球低下(lymphopenia)及肌酸磷激?(creatinine kinase)上升情形,尤以重症病患特別明顯。感染者中,約有2%-5%會併發肺炎而住院,整體的死亡率約為干分之二到千分之五。
  目前流感雖有抗病毒藥物可供使用,但要預防流感病毒感染或避免感染後併發重症,每年接受流感疫苗接種為最佳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