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4:台灣醫療防疫及全民安全體系的發展與展望

程 序 表

S4-6
建立醫療防疫安全體系─防疫醫師之觀點
顏慕庸
振興醫院感染科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Delta變種病毒已突破疫苗圍堵而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株,近日並入侵台灣造成群聚事件。而尚在力拼疫苗覆蓋率的台灣仍應汲取2021年兩次疫情事件教訓,建構完整之醫療防疫安全體系。
  疫苗接種是近代對抗傳染病最重要的終極解方,然而新冠疫苗快速開發成功至今全球疫苗策略卻只能依著變種病毒隨勢而走,實乃人類戰略錯誤所致。貧富國家疫苗資源分配不均、產能不足與通路配置失當,僅能在少數富裕國家次第投入有效之疫苗接種行動,恰似濫用抗生素導致抗藥性細菌演化般的氣球擠壓效應(balloon squeezing effect),隨著新冠病毒流竄於疫苗覆蓋率不足或公衛防治效能不佳的國家地區,其有效再生數(Rt值)螺旋上升而持續催化病毒變異,反而激化變種病毒持續演化。針對Delta變種病毒全球肆虐,盡速提高兩劑疫苗覆蓋率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及重症住院率仍不失為目前最佳解方,然而如果全球大策略依舊不改,難免誘發其他伺機蠢動之新型變種病毒或往重症疫災方向突變,而非一廂情願冀望其終將和平馴化為季節流感化之終局。故吾人仍須加強整備, 並審慎評估全球疫情走向之後續影響。
  台灣在2020年有效之邊境管制,以及「台灣有個金鐘罩,醫療酒精與口罩」阻斷「社區-醫院-社區」之傳播鏈,創下253天零確診紀錄。 2021年部桃群聚風暴以及春夏社區大流行,則以社區篩檢站為樞紐之「總體醫療分流,次分區之分層管制」策略,在缺乏疫苗群體免疫有效覆蓋之情況下成功控制群聚。甚至兩番圍殲入侵屏東以及北台灣之Delta變種病毒,締造舉世罕見之佳績。然以台灣目前尚未達成兩劑疫苗有效覆蓋率,故倡議「總體醫療防疫安全體系」搭配「閥值組合策略」Threshold-based bundle strategy,建構系統性長遠之基本架構。 而「閥值組合策略」即組合1.物理性:戴口罩、社交距離、空氣流通。2.化學性:落實手部衛生酒精洗手,及單株抗體或抗病毒藥物治療。3.生物性:優化疫苗接種策略,配合自然免疫提升群體免疫力。其中物理性與化學性之台灣模式「醫療酒精與口罩」已證實可以有效阻斷社區病毒Rt值增幅,在達成疫苗群體免疫前阻絕病毒演化溫床。再配合生物性「優化疫苗接種策略」,如此三大介入性措施組合加總維持70-90 %之群體免疫閥值,則縱令一時疫苗覆蓋率不足,再配合篩檢分流、檢疫隔離等公衛介入性措施,有效控制Rt質<1防範變種病毒。如此在經濟活動仍然暢行的情況下穩定往廣泛覆蓋一劑疫苗的目標前進,並隨時因應調整高風險族群防護之第二劑疫苗接種,將可讓台灣度過Delta變種病毒之危機。
  我國集合政府與民間、防疫與公衛、醫院與社區醫療之總體動員作戰,在屢次困頓的防疫作戰中發展出「醫療酒精與口罩」配合「閥值組合策略」的台灣模式,在防疫與經濟兩者取得平衡,並鞏固台灣之醫療防疫安全體系。若以台灣模式分享世界將有助於早日達成人類與病毒共處One Earth, One Health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