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5:臺灣後疫情時代之醫學教育的新發展
      New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Taiwan's
     Post- epidemic Era

程 序 表

S5-1
後疫情時代之台灣醫學教育新發展
盛望徽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

  自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讓全球各國採取了封城(Lockdown)與維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手段以對抗疫病,深深地衝擊了醫學教育,讓傳統上親自動手學習 (Hands-on Learning)面對面教學(Face-to-face Learning)的醫學學習方式面臨重大的變革。有關後疫情時代台灣醫學教育之發展,有以下幾個重點:
1. 防疫相關知識獲得:由於醫學生對傳染病認知與臨床實際防疫能力的不足,因此可能減少學生對傳染病病患的直接照顧與學習,可以藉由多個方面獲取防疫相關知識,如學校應加強疫病課程、實行阻絕病毒傳播措施教學,並重視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
2. 從面對面轉向為線上課程:線上教學雖然不是新的教學方式,然而使用線上學習平台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會對部分教師難以適應。另外,學校必須要有足夠的網路基礎設施及資源來確保線上教學執行並能即時處理解決網路問題。另外線上教育的質與量也是至關重要的問題,需要注意。
3. 學習成效評估:線上課程教學對學習成效是否有影響,需要進一步評估。教師必須調整過去考核方式以適合線上教學模式。如學生上網瀏覽課程時間及監測再現學習,並確保學生學習時間適切。同樣,實驗室及小班教學評估如何兼顧防疫與上課,對於學生進行客觀評估也是一大挑戰。
4.國內與國際間交換:因應疫情,舉凡國內與國際間有可能全面停止交換,因此原本安排的課程需配合調整與重新規劃或者必要時啟動替代方案。
5. 心理支持與疫苗接種:COVID-19 大流行可能會對於學生心理產生嚴重影響,除了以疫苗接種外,對疫情的發展無法預知,亦有可能中斷學習等潛在壓力依然存在。學校應提供適當的諮詢服務以支持心理健康和學生福祉,建立一個跨領域工作團隊來計劃和應對由新冠肺炎引起之各項醫學教育議題,並根據國家防疫政策做出決定。
  COVID-19疫情延燒近兩年,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人類社會與生活每一個層面幾乎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醫學教育在這次的COVID-19疫情中也受到嚴峻的考驗,尤其是接觸病患照護的臨床醫學教育,為了因應疫情需要研發新的教學方式,進而重塑後疫情時代的醫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