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5:臺灣後疫情時代之醫學教育的新發展
      New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Taiwan's
     Post- epidemic Era

程 序 表

S5-2
後疫情時代之醫學生臨床實習規劃
楊令瑀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2020年春天起全球爆發COVID-19疫情,各層級學校被迫必須暫停實體課程改成線上數位教學,頓時之間所有的教育體系面臨了空前的挑戰,其中尤以臨床教育為甚。臨床教育類屬於師徒制,強調經驗學習及實作中學習,而其中的醫病溝通、專業素養教育、典範教育等都難以透過遠距的數位學習達成。2021年5月15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灣進入三級警戒的疫情狀態,6月份教育部更宣布各醫事類科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之實習課程應變機制,其中要求臨床實習仍應維持100%的實體課程。這對學校和醫院是一個相當大的衝擊,即使之後疫情狀況逐步緩解,但是仍需維持室內人與人之間2.25平方公尺的空間距離要求。臨床實習除了考量教師、學員的安全防護外,還需要避免因為人員流動所造成的跨區或跨病房傳播感染,所以分艙分流也是疫情期間必須配合的作法。然而,挑戰也帶來突破。疫情為臨床教育帶來更多的省思和創新的可能,甚至讓我們找到比傳統臨床教育更有效率、更有成果的教育方法; 例如以往出席率不高的晨會或跨科、跨領域討論會,透過遠距線上會議的模式,讓參與者人數增多,討論也更踴躍。隨著疫情漸緩,我們需開始規劃「後疫情」時代的新未來(New Future)、新常態(New Normal)臨床教學模式。雖然Face-to-Face的實體臨床教學仍會是我們的最佳選擇,但是在未來隨時可能爆發的新興疫情的情況下,我們最好能有更多的彈性作法和應變能力。目前我們對臨床教育的初步規劃是將醫學生可以自學的知識內容儘早全面數位化,但是仍會保留部分的學習活動進行Face to Face的實體教學示範與討論(翻轉式或混成式教學)。若是疫情變得更嚴峻,我們也將以實際病人搭配遠距同步視訊來進行臨床教育中最珍貴的教學門診、住診教學和醫病溝通教學。在技能教學與評量部分,目前已研發一些創新性的沈浸式VR、AR教學模式用於臨床技能訓練,其中包括OSCE線上問診、Smart Glass輔助遠端技能學習與測驗等。2020年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已經有針對後疫情時代如何利用Telemedicine來輔助醫學生教育提出建議,而2021年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FME)也已經對分散式教學、遠距教學提出標準建議。所以未來會以符合教育理論的新教育模式來規劃後疫情時代的臨床實習。正如某些文獻所述,接受數位教學取代傳統教學已經不再是「要」與「不要」的議題。我們藉由疫情的衝擊,剛好可以提早準備面對以遠程醫療(Telemedicine)為主流的未來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