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2:臨床醫師必知的微菌叢新進展

S2-1
微菌叢簡介與胰臟癌之新發現
林肇堂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

  過去幾百年,我們對於細菌的了解,是建構在細菌培養以及顯微鏡觀察等方法,但隨著基因定序技術的突飛猛進,人類對於細菌的研究變得更為深入。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利用細菌的16SrRNA,進行細菌基因定序,再比對細菌基因資料庫,直接鑑定分析樣本中的細菌種類及數量。利用新的基因定序技術,發現人類腸道裡,有一大群跟我們一起生活的細菌。這些細菌、真菌、病毒統稱為腸道微菌叢(gut microbiota),佔身體微生物量的95%。腸道微菌叢這些基因,基本上就是人類的第二組基因體。當這些腸道微菌菌相失衡時,透過不良代謝物與失控的免疫反應會產生神經、精神、呼吸系統、胃腸道、肝臟、自體免疫性、惡性腫瘤、代謝性和心血管等疾病。胰臟癌就是腸道微菌菌相失衡後,失控的免疫反應。
  胰臟癌的預後不好,因為缺乏有效的生物標記。最新的研究發現: 腸道微菌相(microbiota)可能作為診斷或預測胰臟癌療效的生物標記。吾人發現:31位胰臟癌病人之糞便微菌相與 以年齡、性別配對之124位對照組之微菌相比較,兩組糞便微菌相呈現顯著差異(P=0.001)。胰臟癌病人之常見微菌叢主要包括以下各屬(genus):Akkermansia、Parabacteroides、Megashaera、Fusobacterium……等。反之,健康對照組的常見微菌叢主要包括Prevotella和Lanchnospira這兩屬。47個同時有唾液及糞便微菌相檢驗之病患,其唾液及糞便之微菌相也存在極大的差異(P<0.001)。在胰臟癌組織的腫瘤內微菌相分析中,我們發現:不論腫瘤組織檢體是用內視鏡超音波加細針切片(EUS-FNB)取得或是用開刀直接取出,其腫瘤內微菌相在統計上沒有顯著差異(P=0.085)。意即,未來內視鏡超音波加細針切片(EUSFNB)有機會成為研究胰臟癌微菌相的新利器。手術開刀取出的檢體中,轉移部位(原發癌腫瘤、轉移癌腫瘤、轉移淋巴結)的微菌叢與和正常胰臟組織存在顯著差異(P=0.017)。未來將追蹤同一病患一系列的糞便和唾液檢體,再加上長期追蹤的存活資料,期望可找到決定胰臟癌病患預後之生物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