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5:精準醫學專題

S5-2
基因體科技與智慧藥學
張偉嶠 副院長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

  過去數十年來,科學家們開發了各式各樣的抗癌藥物。這些藥物往往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正常細胞。如同七傷拳,傷敵七分卻自傷三分強。腫瘤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基因體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導致癌症治療上,難上加難。藥物雖然殺死一部分的癌細胞!另一部分細胞又會因抗藥的發生而快速轉移生長。為了避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治療上,往往寧可錯殺,不可錯放。所以,只好不斷地提高抗癌藥物之劑量,只好合併使用各種不同機轉的抗癌藥物。然而,不論那種方式,藥物造成的嚴重副作用,卻是病人難以承受之痛。
  尋找精準的藥物標靶一直是藥物開發的主軸。我們實驗室曾在歐美族群及台灣族群大腸直腸癌病人發現重要的biomarkers-STIM1,STIM1基因的高表現與腫瘤轉移具顯著相關,因此針對STIM1分子進行一系列的藥物開發; 此外,我們實驗室亦曾大規模地分析疾病的分子圖譜,進而發展老藥新用的策略。經過數年的研究之旅,我們發現:若能妥善地結合基因體資料及生醫臨床數據,將有助於藥物開發及臨床診斷。今天的演講,除了分享我們過去幾年在藥物開發上的失敗經驗之外,也想向大家報告癌症免疫治療上,我們利用T cell immune sequencing 所看到的一些有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