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10:癢的病生理機轉及治療進展
Update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Itch Perception and its Tailored Treatment

程 序 表

E10-1
Neurobiology of itch perception and its distinction from pain
謝松蒼
臺大醫院神經部 臺灣大學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疼痛的神經生物學,從周邊的不同受體,包括溫度和機械力刺激,到中樞的脊髓、大腦的傳輸路徑,了解的非常完整。週邊神經的受傷,除了造成神經退化,同時會引起神經痛。過去週邊神經病變造成神經痛一直認為只是周邊神經的過敏化,經過最近十年的研究,我們收集了週邊神經病變的病人,以皮膚切片來確認、診斷週邊神經的退化,同時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發現這些周邊神經退化的病人神經痛的機制,還包括中樞神經的可塑性變化。癢的神經生物學研究,則是在最近幾年,因為發現癢的受體,對於其神經路徑,開始有所探討。癢與痛,除了周邊的受體不同,中樞的脊髓到大腦的傳路徑與腦區,有共同、也有專一的解剖構造。造成癢與痛的疾病,有所不同,但其中樞的活化機制,在臨床研究顯示,兩種感覺的路徑,並非完全獨立。將以這些臨床研究為基礎,和癢的研究做比較分析,這些臨床研究結果,對於癢與痛的機制,除了增加神經生物學的了解,也可以提供發展治療藥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