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11:臺灣泌尿系統常見癌症的危險因子
       Risk Factors for GU Cancers in Taiwan

程 序 表

E11-5
台灣移行上皮細胞癌的危險因子–其他危險因子
蔡育賢
成大醫院泌尿科

  泌尿道移行上皮細胞癌(UC)包含上泌尿道(腎盂及輸尿管)泌尿上皮癌 、膀胱及尿道泌尿上皮癌。在台灣,七、八零年代因為烏腳病流行地區飲用深井水中慢性砷曝露導致膀胱癌發生率增加一、二十倍而受到重視;相對地,因為含有馬兜鈴酸中藥的服用及慢性腎臟疾病的盛行而增加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癌的發生率則是最近一、二十倍的事情。根據2019年台灣癌症登記統計,膀胱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11位、女性為第16位;腎盂及其他泌尿器官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17、女性為第14位。因此,了解台灣泌尿道移行上皮細胞癌的危險因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除了烏腳病地區慢性砷曝露及服用中藥馬兜鈴酸的危險因子之外,在台灣還有那些危險因子呢?可從遺傳與環境兩方面,包括N-acetyltransferase 2 (NAT2)slow acetylator基因型與飲酒的聯合作用,慢性砷曝露與CYP2E1、GST01、GST02的聯合作用,代謝症候群(像糖尿病),腎結石與慢性腎疾病等危險因子。而慢性腎疾病同時是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癌及膀胱癌共同危險因子。
  最近,從一個496慢性腎疾病病人(當中有224泌尿上皮癌和272控制組)的尿中研究顯示,泌尿上皮癌病人的尿中有較多的DEHP塑化劑的代謝產物MEHHP,校正後勝算比為 1.42(95%信賴區間,1.21-1.68)。這結果顯示塑化劑的曝露合併慢性腎疾病存在可能是促成較容易產生泌尿上皮癌的另一可能危險因子。事實上,顯示塑化劑的曝露會促成氧化壓力的增加,NRF2蛋白會因應 氧化壓力的增加而進入細胞核內。我們先前的研究的前胸腺素a正是帶領NRF2入核的重要蛋白,在膀胱癌及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癌均有不正常的表現,會讓NRF2無法處理氧化壓力,導致疾病惡化。
  最後,造成台灣泌尿上皮細胞癌的危險因子很多,如何釐清危險因子如何及相關影響泌尿上皮細胞癌這一疾病,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