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3:飛越進步復健醫學
       Rapidly Progressing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程 序 表

E3-1
神經復健現況與未來
賴建宏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

  早期的神經復健著重在將剩餘的肢體功能發揮至最大,藉以補償失去的身體功能。雖然此種補償作用是一種很重要而且有效的復健方式,但是現在復健醫學更是要求進一步改善受損的神經。另外過去的研究與治療都只是展示病人功能進步,但是這似乎無法滿足現今復健的要求,現今復健必須了解這些治療是如何改善病人的功能。隨著神經影像的進展,讓我們可以了解腦部失去功能後的改變以及接受復健或其他治療後之變化。研究者也經由神經影像了解腦可塑性的重要性,因此很多研究都開始想藉由腦的可塑性來改善功能。
  除了傳統復健外,這些年也發展了一些新興的治療如下,希望能增加腦的可塑性和改善神經疾患者的功能。第一是機器人輔助復健包括機器人輔助步行及上肢的訓練,目前研究顯示他們對於中風者是否有額外的好處還有爭議,但不少研究仍持正向看待。第二是非侵入性腦刺激包括經顱磁刺激和電刺機,目前研究顯示對神經疾患者如中風病人有正向的影響,但機制和最佳測量強度還需進一步研究。第三為遊戲為基礎的虛擬和擴增實境治療,此種治療和傳統復健比較而言是否更有效還未有定論,但若能因此提高病人興趣、增加復健時間,則有好處。另外它更有機會用來執行遠距復健。第四是運用腦機介面,在損傷部位較嚴重者恢復有難度,可以運用腦電圖捕捉大腦的訊號,繞過損傷部位來控制肢體的活動,雖然腦訊號的截取與運作的順暢還可以再提升以及更多臨床研究支持,但它是一個未來很有潛力的治療。第五細胞治療,現今研究顯示全身性或局部給予細胞治療是可行且安全的而且可能有效,但是理想的給藥路徑和劑量都未有定論,另外未來也仍須更多與安慰劑比較的隨機和雙盲研究支持。第六人工智慧,人工智運用在復健領域可以提供臨床決策的參考,也可以預測治療成效,值得未來投入更多研究在此一領域。
  這些新興復健領域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印證。未來要設計更好更大型的隨機和盲性研究,來建立治療成效的評估。另外未來也需運用腦電圖、神經電生理及神經影像等技術來進一步深入了解治療的機制。此外,將這些新興治療合併或組合在一起介入,也是未來值得研究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