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1:台灣醫療防疫體系與國際醫療社會的共構

程 序 表

S1-6
共構國際醫療防疫體─防疫專家觀點
顏慕庸
振興醫院

  1979年WHO成功滅絕天花,宣告了人類終結傳染病年代的來臨, 卻隨即迎來了至今長達40年的愛滋病疫情。1997年香港H5N1禽流感喚醒人類1918年H1N1流感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記憶, 2003年SARS 則敲響21世紀新興傳染病紀元之警鐘, 加上恐怖攻擊事件, 歐美諸國在2005年啟動「大西洋風暴」天花大流行之跨國演習。 此一演習以未能有效統合全球疫苗配置與接種, 導致疫情失控而告終;然而也促使強化國際衛生條例(IHR)而有助於統合全球之防疫策略聯盟。 台灣醫界亦開發與國際接軌之防疫通路─亞洲主要都市網(ANMC)、全球華人臨床微生物暨感染學會(GCACMID),乃至於醫界國際聯盟之亞洲暨大洋洲醫師會聯盟(CMAAO)。然而這一切基礎在面對2020年開始的COVID-19時,均無法發揮有效國際整合。COVID-19以其高度傳播力快速發展為全球大流行,然而挾著新時代科技資訊即時分享有效傳承各國抗疫經驗,而劃時代的mRNA疫苗也在最短時間開發成功並朝全球大規模接種的目標前進。一時之間似乎人類將可迅速終結疫情。然而當WHO 與CDC策略分歧,疫苗無法即時達成普世覆蓋率,而人們又因新冠防疫疲乏而拋棄非藥物公衛措施時,才發現墜入「疫苗追加接種」以及「變種病毒持續演化」的惡性循環,直至2022年底方才初見疫情緩解之一絲曙光。
  台灣縱有外交困境, 亦未自外於全球一命之百年大疫, 除了口罩疫苗等重要防疫物資國際雙向互動分享,台灣醫界後煞時期所發展之進階版動線管制enhanced traffic control bundling(eTCB),公衛、疫苗以及醫藥策略三管齊下之閾值組合策略threshold-based bundle strategy,系統性危機管理2P2R 風險評估、整備、應變、復原策略,以及醫療總體分流之防疫網絡佈建至社區基層乃至居家之量能應變,均經由文章發表、國際會議、經驗交流與參訪分享貢獻國際社會。後疫情時期, 吾人宜確實把握COVID-19的啟示,結合國際社會以及醫界聯盟朝向「全球一命、一體健康」ONE health之目標,努力發展下階段新興疫病防治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