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5:心身醫學暨照會聯商精神醫學新進展
New Advances in Consultation-Liaison Psychiatry and Psychosomatic Medicine

程 序 表

S5-4
非侵入性腦磁刺激於成癮醫學的新進展
陳正哲
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

  成癮,從傳統菸酒藥癮、到非法物質濫用甚至賭博行為等,一直是人類社會裡的挑戰。回顧歷史,過去人們以道德和刑罰來阻止個人成癮造成的傷害,而當代科學進展,從精神分析、心理與行為科學、到臨床治療乃至於神經科學,一系列發現讓成癮醫學成為新興領域。例如百年來全球與台灣盛行的鴉片與海洛英,近年在美沙冬替代療法等治療普及後,流行趨勢漸緩。但許多人仍為成癮行為的循環所苦。
  非侵入性腦刺激(NIBS,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包含經顱磁刺激(TM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或經顱電刺激(TES,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1980年代發明初期用於神經運動皮層診斷或零星研究,2008年取得美國食藥署FDA臨床許可,在額葉特定腦區執行rTMS對憂鬱症有很好的療效。研究人員陸續應用於焦慮症、強迫症、創傷壓力症候群、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各類精神神經疾病,這些報告顯示此類NIBS技術可能是有效的臨床工具。經顱磁刺激術也從傳統rTMS發展出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 (iTBS)、continuous Theta-burst stimulation (cTBS),也有更多探頭(coli)與導引定位技術的討論。
  對成癮醫學這個新領域,雖然這些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應用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但越來越多國際研究人員正在嘗試優化、評估和驗證其作為個人新療法的潛力。我們回顧臨床文獻,介紹近年非侵入性腦刺激於成癮疾病的治療進展,例如菸癮、酒癮、古柯鹼安非他命等中樞神經興奮劑、飲食疾患或賭博等。
  但與任何新療法一樣,從早期零星臨床試驗到社區第一線廣泛應用之間仍有距離。儘管某些NIBS療程在特定疾病有療效證據,但NIBS的腦部治療機制與相關因子仍有待探索。例如影像學研究發現TMS不同頻率對腦區可能產生抑制或刺激之效果,而同頻率不同介入時間也可能造成相反影響。基於神經可塑性與行為科學知識,我們須理解這些新研究的不足之處,並謹慎應用於未來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