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8:腦影像診斷與治療
       Brain Imaging: Diagnosis and Tailored Treatments

程 序 表

S8-5
動脈粥樣硬化顱內血管狹窄介入治療的適應條件及技術的考量
Patient Selection for ICAD and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黃浩輝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影像診療科部

  腦中風是造成台灣成年人口死亡與失能主因,長期霸占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至第四位。根據統計,台灣腦中風中75%屬於缺血型中風,25%為出血型中風。
  東方人與西方人腦中風原因不盡相同,東方人因為顱內血管狹窄所引起的中風高出西方人一倍。臨床發現急性大血管阻塞的缺血性腦中風約20%伴有動脈粥樣硬化顱內血管狹窄所致,因此若能於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前即發現血管狹窄風險,採用顱內血管整形與支架手術,將可大幅預防急性中風的發生。
  血管狹窄引起中風的機轉包括引起遠端血栓、粥狀斑塊直接阻塞穿通枝血管、斑塊發生斑塊內出血或破裂造成原位栓塞等。大部分顱內動脈狹窄是經由血液動力不足造成中風,即使以最好藥物治療,每年仍舊會發生高於10%的中風機率。因此為降低中風風險,針對部分高危險群病患,應選擇以顱內血管整形與支架進行預防性手術,藉以維持管腔直徑,支架會進一步與血管壁產生內膜化,不易產生不規則內皮或是脂肪堆積在狹窄處,同時防止血管壁其它斑塊掉落。
  根據近期於美國發表的WOVEN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如果選擇適當病患,例如動脈狹窄度超過70%、與中風時間點不要太接近,手術成功率可達九成,致殘率則在7%以下,而且經過兩年觀察,中風率愈來愈低,顯示這項手術具有相當安全性與有效性。
  選擇適當病人是手術成功最重要的條件,建議至少應距離上次中風達兩週以上,針對多次短暫性腦缺血(TIA)病人也要有組織影像證據證明,且最後一次發生在七天以上。同時也要考量血管狹窄長度,若長度愈長治療風險愈高,也更容易復發和阻塞,5-7mm是一個閾值,治療時也盡可能使用適合長度的支架。
  術前也應透過影像分析包括數位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或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血流灌注掃描(Perfusion)等取得詳盡血管影像,分析包括狹窄處為直線或彎折處、狹窄前後是否有急彎或分枝、狹窄中是否有可見的重要分支、狹窄處鈣化狀況、斑塊是否與大腦血管存在增加阻塞風險的相關性等,有愈詳盡的影像資訊,對於提升成功率與降低併發症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