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5:耳鼻喉科領域手術新進展

S5-4
喉部注射對於嗓音疾患之治療成效
洪上祐醫師
成大醫院耳鼻喉部喉科
  傳統的喉部手術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以硬式的喉直達鏡從口中深入至喉部,在顯微鏡下操作顯微器械,來進行各種手術包括病灶切除、聲帶注射等等。此種方式在咽喉肌肉完全放鬆的狀態下可以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手術,但若是切除聲帶病灶可能需要絕對禁聲約一周的時間,再來可以開始輕聲說話,恢復時間較長,且有可能造成喉嚨痛、舌頭感覺麻、牙齒受傷甚至掉落之風險。
近年來開始發展局部麻醉下喉部注射的技術,2000年後日本京都大學一位醫師提出內視鏡下聲帶注射的方法,接著各國的喉科醫師紛紛開始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其優點為省去住院以及全身麻醉的不便,禁聲時間也較短,端看進行何種注射來決定。
  喉部注射目前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玻尿酸注射2、改良式自體脂肪注射3、藥物注射4、肉毒桿菌素注射。手術過程大都是一樣,先進行局部喉嚨的麻醉,會先在喉嚨噴灑麻藥,請病人測試咽喉反射是否減弱,接下來就是開始注射。有鼻腔內經內視鏡通道進行注射,適合脖子較厚短,要注射處靠近後咽壁者;有經脖子皮膚注射者,可以從聲門上或者聲門下進行注射,注射前會先在皮膚施打麻藥,注射後僅需加壓約半小時即可。
  針對聲帶閉合不全、單側聲帶麻痺、聲帶萎縮、聲帶溝這類喉部疾病,需要注入填充物質填補兩側聲帶的間隙,可以選擇玻尿酸注射或者自體脂肪注射。目前還是以玻尿酸注射為大宗,因為其生物相容性相當高,也不需要像取自體脂肪一樣還要在身體其他地方有刀口,維持時間為半年以上,最長時間每個人不等,適合短期內改善聲帶閉合且不須禁聲休養,缺點為須自費購買;自體脂肪適合中長期改善,三個月內容易流失,若三個月未流失則可能長期存活。此類患者成功率為9成以上,術後聲音改善之滿意度也相當不錯,甚至有些患者因為閉合不全容易嗆到在術後也會改善。
  針對聲帶息肉、聲帶囊腫、聲帶節結、喉部肉芽腫和聲帶水腫可以使用病灶內類固醇注射來治療,病灶有效縮小或者消失的比率大概是7-8成,降低面積為85%─96%不等,女性和年齡較小者對類固醇反應較好,注射需禁聲約3天,聲音大概於7天內會回復,不過仍有些個案於注射後音量變小變尖,可能是聲帶變薄之關係,術後出血或者類固醇沉積也是有可能會出現之現象,通常於3個月內會恢復。
  針對痙攣性聲帶異常或者聲帶顫抖者則可以使用肉毒桿菌注射,配合肌電圖導引。通常作用時間為1-2天,可以維持大概3-5個月,藥效作用時可能會造成音量較小,甚至些微嗆咳之情形,極少數患者有呼吸困難之狀況,但此類病人仍需密切觀察。
  但並非每個病人都適合局部麻醉下進行喉部注射手術,若咽喉敏感、心理緊張者難以局部麻醉者,追求「極致」一定要有效者,甚至持續手術前之不良習慣例如抽菸、喝酒者,還有不願意配合術後進行嗓音治療者可能都不適合接受此類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