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演講

S-5
台灣東部常見與新興傳染病防治對策
王立信副院長
花蓮慈濟醫院

 由於全球化與國際交流的頻繁,新興感染性疾病很容易迅速擴散而對全球及區域公共衛生系統形成新挑戰,對全人類的身體、精神、社會的健康和安寧帶來很大的威脅。新興感染性疾病無國界之分,一旦某個地區有疫情,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即成為各國的疫情,與世界各地重要研究機構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方能於最短的時間內,交換訊息與檢驗試劑,鑑定出引發疫情的病原體。面對疫情,能否迅速有效地控制傳染,降低傷害,需要有科學的專業協助。而科學專業的形成則有賴於平時對感染性疾病基礎與臨床的研究。台灣東部常見傳染病包括恙蟲病、鉤端螺旋體及結核病。東部結核病的控制有顯著地進步,而恙蟲病屬地方和季節性疾病較難控制,只要臨床醫師警覺性高,儘早診斷出來,即能治療。其他如桿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已很少見。
 恙蟲病由Orientia tsutsugamushi引起,分布在中亞、東亞及東南亞;從西伯利亞東南部、日本北部至澳洲北部,西至巴基斯坦,甚至海拔10,000英呎之喜馬拉雅山上都有。此病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感染機會和職業以及在流行地區的活動有關。人類主要的蟲媒有Leptotrombidium akamushi, L. deliense, L. pallidum, L. scutellare和不同地區的相關種屬。台灣地區主要病媒為地里恙?(L. deliense),其季節的分布依50年至52年澎湖縣的調查最高峰在9∼10月,最低在2∼3月;75年至76年花蓮縣的調查高峰為9月及11月,6月份密度最低。通常由被具傳染性的恙?幼蟲叮咬,經由其唾液使宿主在叮咬的部位形成特有的洞穿式皮膚潰瘍型焦痂(eschar)。這種急性的熱病在叮咬後6∼21天,通常為9至12天的潛伏期之後發病,伴隨有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發燒一個星期後,在軀幹出現暗紅色的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通常也伴隨有咳嗽,X光偵測有肺炎的現象。若不用抗生素治療,發燒約可持續14天。在未經治療的病例中,依其地區、病原株和曾否暴露於疾病等情形,致死率為1∼60%,而且在老人中較高。實驗室診斷方法可採取病人的急性期血液5 ml置於含Heparin(10μ/ml)的採血器,立即低溫送至疾病管制局病媒及昆蟲病組,接種至小白鼠或以細胞培養法分離出病原體。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病毒室可以PCR技術檢測恙蟲病,已發現多種新株,並証實多例無症狀帶原情況。很多病例和Proteus OXK株有陽性的Weil-Felix反應,而血清學試驗以間接螢光抗體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e Assay,IFA)為較佳的技術。採取病人的急性期及恢復期血清各2~3 ml,置於3 ml的螺旋蓋血清瓶中,低溫送至疾病管制局,以IFA測其抗體IgM及IgG,抗體力價呈四倍或大於四倍上升者為陽性。一次疾病的侵襲可賦與長期的免疫去對抗O. tsutsugamushi的同型株,但對異型株只有短暫的免疫性。在數月內受到異型株感染只會產生溫和的疾病,但若一年後則會產生典型的疾病症狀。生活在流行地區的人可自然獲得第二次或第三次恙蟲的侵襲(通常為良性的或不發生症狀)。治療以口服四環黴素(tetracycline)為首選,重症可用針劑;每天分次投藥,直到病人不發燒(通常需30小時)。較早期的給藥或停藥和某些復發情形有關,必要時給予第二療程的抗生素治療。偶有四環黴素抗藥性菌株,可改用新一代fluoroquinolone治療。臨床上治療失敗者,特別是出現多重器官衰竭時,應注意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或合併感染鉤端螺旋體之可能。中樞神經感染需使用類固醇治療,而合併鉤端螺旋體感染時應考慮改用penicillin G加上新一代fluoroquinolone治療。應避免使用penicillin G加四環黴素,兩者併用有拮抗作用,常導致治療失敗。
 「鉤端螺旋體」在微生物學上的分類,是屬於細菌類的一種。鉤端螺旋體感染好發於夏末秋初,在以往農業社會裡,鉤端螺旋體的感染又稱之為「稻熱病」;顧名思義,其主要是發生在種稻收禾的農夫身上,而其主要傳染源有豬、鼠類、牛、羊、狗以及所有脊椎動物;也常與飼養寵物和某些職業有關係,例如農夫,菜農,養豬和家禽,漁夫,廚師,菜市場攤販,獸醫,寵物店人員,屠夫。「鉤端螺旋體」罹患者在早期通常都會呈現高燒、畏寒、頭痛、眼結膜充血、筋骨痠痛,以及伴隨著某些非特異性的胃腸道症狀,其中包括有食欲不振、噁心以及嘔吐,而罹患者或許亦出現淋巴腺腫大的表徵。某些個案在早期則呈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或傷風)的症狀。在臨床上部分個案則在高燒後逐漸衍生劇烈頭痛、強迫性嘔吐以及頸項僵硬等導致腦膜炎的表徵。嚴重者會出現休克、昏迷、癲癇發作、肺出血、呼吸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黃?、急性腎臟衰竭、橫紋肌溶解..... 等等,稱為Weil’s disease。鉤端螺旋體容易經由個體破損的皮膚或黏膜侵入人體,常甚至侵入飲用自來水源供應系統中,赤足涉水或防洪的工作人員的皮膚上有傷口,更會增加「鉤端螺旋體」的感染。因此民眾切勿赤足行走在汙水中,務必做好保護皮膚免於擦傷的預防設施。一旦入侵,可能終身感染。鉤端螺旋體常合併其他疾病協同感染,也常與一些症狀相關,例如灰指甲,甲狀腺功能失常,心率不整, 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急性心肌梗塞,失聰,耳鳴,顏面神經麻痺,自體免疫疾病,輸尿管結石,白內障,青光眼,黃鞠黴菌症 (Aspergillosis)等等。臨床上鉤端螺旋體病常因一些撞擊,如數週甚至數月前某次不經意的跌倒或車禍之後表現,這些可稱為誘發事件 (trigger event),特別是指甲受傷。一旦感染上「鉤端螺旋體」,則應接受青黴素 (Penicillin-G)的治療,若出現過敏反應時,需改用四環黴素 (Tetracycline)替代,此時不要忽略Vitamin B1的補充和必要時類固醇的使用;當治療失敗時需以「過五關斬六將」的方式來進行思考。若同時培養出其它細菌感染時,不要輕易排除鉤端螺旋體的感染(尤其是有明顯的誘發事件),此時須同時使用其它抗生素治療;倘若病患情況未改善,則可能合併有皰疹病毒的感染,這時需加上抗皰疹病毒藥物 (Acyclovir);若病患情況仍未改善,則需考慮有巨細胞病毒的感染,需換成或再加上抗巨細胞病毒藥物 (Ganciclovir);倘若病患仍持續使用呼吸器、發燒或是症狀未見改善,此時可能考慮有結核菌的感染,故需要時給予抗結核菌藥物嘗試治療 (Anti-TB therapeutic trial);但是不要忘記了一件事,只要病患有使用抗生素,就有可能產生黴菌的感染,因此不要忽略必要時需給予抗黴菌藥物的使用。唯有這樣的治療方式才能有效的創造無數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