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研習營
國際醫療與摘難醫學

生-04
骨科的天龍八部
林啟禎
成大醫學院骨科學科

  民國105年的2月6日清晨,一場地震把台灣震醒,住在台南市的市民都知道出了大事,因為多棟大樓傾斜或倒塌,導致救護車的警笛徹夜鳴個不停,所有救難單位與後送醫院也都全部動員了起來。其中受創最嚴重的是台南市的維冠金龍大樓,震後立刻全棟倒塌,經過初步盤點,還有數百居民疑似受困或失蹤在全倒的建築內。有位幸運逃出的男傷者說:「地震後從13樓直接躺平到1樓,睡覺一半被右側壓過來的牆壁卡住,幸好用蠻力把自己強硬扛起來。」
  成大醫院值班的骨科部住院醫師在清晨下班時放棄返家休息,而選擇加入醫院組成的第一線救難團隊。在許多現場處理情境中,其中有一件是災民的雙腿被斷壁壓住,而無法被順利救出,因此骨科醫師被要求鑽進窄小的空間,判斷是否可以或必須進行現場截肢,以便可以順利將奄奄一息的人命救出。
  上述的故事證明在災難醫學之中,骨科佔有一席之地,這也是筆者被要求列出骨科醫師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來貢獻於震災病人的主因。盤點骨科醫師手術的種類,雖非完全適用在災難醫學,但可以列出號稱是天龍八部的骨科治療。
  第一部,是骨折的復位與固定,屬於創傷骨科。骨折造成了肢體的變形與失能,但受傷的除了骨頭之外也有肌肉、韌帶、血管與神經,因此利用手術復位後再將之以不同骨材固定,提供結構力學的支撐,配合生物機轉的癒合,才能協助病人恢復肢體的功能。
  第二部,是人工關節的置換與重建,將毀損的關節切除後以人工關節置換來重建,可以在髖、膝、肩、肘、腕、踝以及其他許多關節來進行,這種關節重建是當今結合醫學工程與微創手術的顯學。
  第三部,是脊椎手術的減壓與固定,把壓迫神經的椎間板軟骨、黃韌帶或骨刺切除以減少其對神經壓迫,並把不穩定的脊椎以補骨方式或骨科材料固定,才能使症狀減輕及功能提升。
  第四部,是運動傷害的重建,把破裂的半月軟骨、肌腱或關節盂修補或裁整,把斷掉的韌帶進行替代韌帶的置換重建,加以物理治療的肌肉訓練與關節活動度提升,才能改善肢體運動功能。
  第五部,是腫瘤切除與重建。雖然骨科腫瘤以良性居多,但惡性腫瘤對生命與肢體都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判斷正確的腫瘤性質與範圍,做出最恰當大小的切除,並暫時或永遠重建其缺損的部分,這是骨科與腫瘤科、放射治療科等科別合作最密切的重要領域。
  第六部,是先天性骨科疾病的治療與重建。兒童的骨骼關節成長受到基因或生產因素的影響很大,所產生的病情帶給一個家庭的壓力也最大。在範圍寬廣的各種兒童骨科治療後,對於健康餘命與家庭幸福的貢獻是難以計量的。
  第七部,是骨骼關節感染的治療,包括各種病原體引發的骨髓炎或關節炎,感染所帶給的肢體的持續損傷不亞於腫瘤,因此病情判斷、手術切除與選擇藥物都是治療過程很重要的關鍵。
  第八部,是肢體截肢與重建。在醫療的進步下,截肢的機率已逐漸降低,但仍無法全部消失,例如在糖尿病足、壞死性筋膜炎、創傷、大範圍惡性腫瘤或先天性殘缺等,截肢手術是必要之惡,幸而有賴人工假體的發達,許多人的運動能力將可以重建,完美的例證可以在殘障奧運會上得到驗證。
  從台南震災到災難醫學,從骨科手術到天龍八部,都需要從已發生的不幸事件,去盤點經驗與智慧,以便在平時就做好準備,以備必要的不時之需。